Copyright 2016 版权所有 © 和美华集团
总部地址:济南市高新区两河片区飞跃大道3588号和美华工业园
总机:0531-88888877 传真:0531-88900033 手机:13256733270
技术支持:中企动力 济南 鲁ICP备09074857号-1
革新升级转型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7月7日-9日,我集团上半年度工作总结检讨会议在济南南部山区的泰瀛国际大酒店举行,这次会议主要议题是加快企业的革新、升级、转型,集团及各公司的年度战略发展规划落实执行,各公司上半年度经营管理计划执行情况检讨,组织机构变革和人事调整,企业文化升级,经营机制创新,强化战略管理,打造提升系统运营管理能力,战略执行组织能力等。会上,集团董事长、总裁刘方波先生首先作了《革新升级转型的必要性和重要性》的报告:
一、畜牧业形势——危机之前
1、畜牧行业变化趋势:2013年度饲料总量首次出现下滑,生猪预计出栏达7亿头,生猪价格10年来第一次出现春节前下降,生猪价格持续低迷在6元左右,城市普遍要求猪场搬迁,控制养殖数量。安全和环保2014年讲真抓真打,环保评定面临巨大压力,各大集团纷纷扩容,攻城略地,饲料企业进行产业链延伸,家庭农场成农村发展新趋势,种养结合得到扶持,对药物使用的控制将更加严格,且监管力度加大。
2、肉食品需求走势:国家经济形势对肉食品需求的影响深远,2-3年经济低迷期几成定局。外贸受压及劳动力成本上升,使长期处于有事的劳动力密集型企业大量减少或萎缩。房地产走势趋缓,建筑业受阻,建筑材料企业业绩下滑,基层消费者消费能力明显下降。政府反贪腐、反浪费且不走过场,宴请减少众所周知,浪费现象明显减少。机器人替代劳动力,劳动力人群减少,对低端肉食品需求减少。猪肉进口会成为常态,数量有限,更多猪杂并非以猪肉进口,这个数量相当大,影响更大,高端人群肉食品摄取量减少,对有机食品需求增加但总量仍然减少。
3.农牧企业存在的问题:农牧企业都会为未来描述一幅图画(战略目标),却不愿意为现在做定位;缺乏对市场的基本尊重,对市场粗暴开发; 对渠道的作用认知不足,利用经销商而不是成就经销商; 用户价值糊涂; 速度和高铁文化充斥人力资源体系; 对产业链的理解肤浅,缺乏人才及系统支撑、保障;对养殖业发展形态认识不足; 资金作为营销元素而非养殖户的发展基金,畸形现象带来畸形结果。
4.大型饲料集团成长优势剖析:产业链快速扩张的资源优势,系统化营销创新与推进优势,资本实力、融资能力与融资成本优势,政府推动行业整合的大势所趋, 原料资源侵占与规模采购优势,人力资源侵占优势,品牌附加值优势, 跨界融合和大数据应用优势。
5.中小饲料企业困惑剖析:缺乏战略规划和规划设计能力(目标), 缺乏系统的市场研究与策划能力(策略),缺乏可复制的营销模式(战术), 缺乏产品独特诉求(差异化), 缺乏有效的组织建设与发展能力(员工训练), 缺乏有效的营销辅助工具(武器), 缺乏务实高效的客户服务能力,经销商规模养殖场缺乏对营销过程的管控措施。
二、加快革新、升级、转型
变革创新什么?一是经营管理模式的革新;二是人的思想和能力的革新;三是产品技术研发和营销模式的革新。要持续的进行变革创新,实现“质”的改变!
进行哪些方面的革新?革新企业文化经营机制,顺应社会、行业形势调整发展战略,变革组织机构,革新人的思想和能力(观念、理念和思维方式),革新管理模式、流程、工具、方法。一切都要革新……革新自己,激活组织。把个人的革新同组织的革新结合起来;把个人的激活同组织的激活结合起来;把个人能力的突破与组织能力的突破结合起来;
什么是升级?经营管理从初级到高级的升级;从粗放管理到精细化管理的系统升级;从传统管理模式向信息化管理模式升级;从点式改进到系统集成突破升级。
升级什么?升级员工的思想、品格、格局、境界、能级……升级经营管理模式,升级管理制度、流程、表单、信息化程度……升级管理标准、工具、方法……一切都要升级……从点式改进到系统集成突破升级
怎么转型?从大众市场向高端市场转型;从生产制造型企业向科技服务型企业转型;从简单的饲料经营向推进产业化经营转型;人才、客户、产品、服务、模式都要有“质”的转变。
三、如何革新、升级、转型
思维模式转型:心界。要摆脱思维陷阱:不做产业链就没有出路; 产品单一就没有出路; 模仿紧跟行业领袖;思维模式的转型路径依赖于:曾经的辉煌、 曾经的无数教训、 别人的成功经验。
商业模式转型:力界。商业模式三要素: 做什么(客户价值)、 怎么做(企业资源和能力)、 怎么持续盈利(盈利方式)
分配模式转型:利界。商业模式的载体:参与者。商业模式的核心:参与者的利益分配(让每一个人做与自己有关的事),要突破人力资源管理瓶颈,这也是家庭农场有发展前途的原因。
如何革新、升级、转型?1、专业化推进。2、平台化建设。3、领导力提升。4、价值观落地。5、模式化导入
如何驾驭变革管理?坚定变革的决心,具有变革的勇气;把握好变革中复杂的利益关系,减少冲突,找到平衡;寻求组织中的变革的支持力量和变革主体;标本兼治,扩大共识;找到组织中实施变革的核心干部,各级领导和职能部总监都应该成为变革的发动机推动变革,而不是变革的阻力和障碍;整合资源、运用资源的能力;如果条件时机不成熟,可以放慢进程;谋定而后动;管理体系要跟进;转型后面一定升级;流程、机制等变化之前要反复的贯彻理解,达成上下一致,减少内部阻力;资源的激活、整合和优化;不求拥有资源,但求所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