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pyright 2016 版权所有 © 和美华集团
总部地址:济南市高新区两河片区飞跃大道3588号和美华工业园
总机:0531-88888877 传真:0531-88900033 手机:13256733270
技术支持:中企动力 济南 鲁ICP备09074857号-1
规模化猪场生物安全防疫措施之免疫基本原则
和美华集团技术服务总监 谭大鸿
笔者结合20多年的临床及工作经验对免疫及免疫程序作归纳和总结,免疫是规模饲养的一项基本工作,更是猪病防治的基础工作。
不论发生猪病后导致传染和猪群生长速度降低造成的损失,仅从治疗成本方面讲,病毒性疾病的预防免疫费用仅为发生后控制费用的l/l0-l/l5,而细菌性疾病的免疫费用为发生后治疗费用的l/5-1/8 ,如果加上发生疫情造成的直接损失和浪费的饲料、人工、以及疫情后部分个体生长迟缓造成的间接损失,代价更高。
所以,不懂免疫知识的规模饲养猪场场长肯定是一个失败的场长,同时不重视免疫的场长是一个不称职的场长。
今天具体介绍猪病免疫的原则,猪场免疫方法,常用免疫程序和注意事项,以及与免疫相关的猪场疫情检测和监控。
免疫的基本原则
我国生猪存栏居世界第一,但是个体产肉量与发达国家相比, 差距很大,一个重要原因是我国猪病控制的总体水平与世界先进国家存在差距。
提高我国猪病控制的总体水平,需要全国的饲养场和养猪户从自己做起,认真做好本场本户所养生猪的猪病控制工作,当然,重点是要做好猪病的预防免疫工作。
虽然各场所在的行政区域各异,饲养方式不同、管理水平存在很大差别,但是,猪病的发生有许多共性特征,预防免疫有一些基本原则是需要大家共同遵从的。
1.制定免疫程序要考虑当地和本场(户)猪病流行实际、所购种猪或商品仔猪场的疫病流行情况,从本场((户)猪群的实际管理水平出发,制定切合本场猪群实际的免疫程序。
2.制定免疫程序时应坚持以下原则:
(1)当地没有、引种场也没有的猪病的暂时不考虑。
(2)在免疫病种较多的情况下,优先考虑病毒性疾病的免疫。
(3)种猪和后备猪群尽可能使用灭活疫(菌)苗,活疫(菌)苗必须是基因缺失苗。使用非基因缺失的活疫苗时应考虑其安全性。
(4)导致仔猪死亡的疫病尽量通过对母畜在怀孕后期免疫,通过哺乳初乳让仔猪获得母源抗体,达到保护仔猪的目的。
但是安排怀孕后期母畜所用疫苗时,必须考虑疫苗的安全性。
(5)通过收集猪病流行信息,掌握疫情发生、发展态势;通过免疫后抗体检测,了解重大动物疫病和趋势;通过免疫后抗体检测,了解重大动物疫病和对本场猪群危房严重的疫病的免疫效果。
(6)重大疫病或对本场猪群危害严重的疫病,应当利用再次免疫、记忆反应,在18-21天的间隔期进行连续两次免疫,以获得较高的免疫 抗体水平。
(7)注意不同疫苗的免疫间隔。建议不同疫苗的免疫间隔期为:
1)同种疫苗正常免疫:按照产品说明书间隔期执行。当本场发生过疫情或者周围20千米区域内正在流行该病时,应通过监测抗体水平确定免疫间隔期。
2)同种疫苗加强免疫:间隔18-21天。
3)不同种疫苗相互间隔5-7天。
(8)注意免疫抑制病的免疫,通过对免疫抑制或疾病的有限免疫,确保其他疫苗免疫后正常产生抗体。
3.按照疫苗包装或产品说明书规定的接种途经和方法、剂量接种,严禁随意改变接种途经和接种方法,严禁随意加大接种剂量。
4.被免疫猪必须是健康猪。阉割猪不分性别,必须在2-3天红肿消失、体温正常,无任何临床症状时免疫。
转栏猪群应在猪群熟悉环境后再进行免疫。
生产母猪的免疫至少应超过生产后7天,并尽可能在21天泌乳高峰期后免疫。
除了超前免疫、仔猪原则在7日龄后免疫。
5.选择免疫日应当避开大风、降温、湿热、大雨或暴雨降雪等恶劣天气。免疫细菌性疫苗的前1天、当天、后1天严禁使用抗菌药物;免疫病毒性性疫苗的前1天、当天、后1天严禁使用抗病毒药物。
6.尽量避免应激反应。可在免疫的前1天、当天、后1天,在饮水中添加0.5%电解多维、10%vc、及葡萄糖。同时,还要注意让疫苗恢复到室温后再接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