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pyright 2016 版权所有 © 和美华集团
总部地址:济南市高新区两河片区飞跃大道3588号和美华工业园
总机:0531-88888877 传真:0531-88900033 手机:13256733270
技术支持:中企动力 济南 鲁ICP备09074857号-1
饲料原料信息日评3.13日
大豆豆粕日评:报告无利好消息豆粕市场价格连续下降
一、市场概况
1.现货方面
大豆:3月10日,黑龙江集贤、友谊地区油厂本地大豆收购价3760-3800元/吨。友谊地区油厂大豆收购价3760-3780元/吨,集贤地区大豆收购价格3760-3800元/吨左右。今日,当地大豆生产的豆粕成交价在3450-3600元/吨。
行情目前围绕多空强弱分界线在区间内震荡,上涨与下跌波动剧烈,目前缺乏中期方向指引!短线今日重点关注2950的压力位,支撑参考2900附近!美国农业部本月预计2016/17年度巴西大豆产量将达到创纪录的1.08亿吨,高于上月预测的1.04亿吨,比2015/16年度的9650万吨高出11.9%。操作策略及建议:1705菜粕2400位置稳固两个交易日,晚间的USDA报告继续利空农副产品,基于数据前行情已作出大幅调整,因此利空的消息将影像盘面的幅度有限,关注回踩2400一线的支撑。
二、价格动态
黑龙江集贤地3760-3800元/吨
吉林地区3300元/吨
京津冀地区3100元/吨
辽宁地区3220-3240元/吨
江浙地区3100-3120元/吨
河南地区3170-3200元/吨
山东地区3080-3120元/吨
广西地区3040-3100元/吨
广东地区3020元/吨
三、后期关注热点
天气变化、采购心态、油厂策略、国际国内大豆市场、产区收购情况、豆油行情、进口大豆到港情况、疫病流行情况、畜禽产品行情、国内政策、国际运费变化、国际经济形势。
四、相关链接
1.美国农业部周四发布了月度供需报告,将2016/17年度巴西大豆产量预测值大幅调高400万吨。美国农业部本月预计2016/17年度巴西大豆产量将达到创纪录的1.08亿吨,高于上月预测的1.04亿吨,比2015/16年度的9650万吨高出11.9%。
玉米日评:玉米市场基层价格陆续企稳
一、外盘期货
截至收盘,玉米期货下跌0.25美分到2.75美分不等,其中5月期约收低2.75美分,报收364.25美分/蒲式耳;7月期约收低2.50美分,报收372美分/蒲式耳;12月期约收低1.75美分,报收386.50美分/蒲式耳。芝加哥期货交易所(CBOT)玉米期货连续第五个交易日下跌,因为全球供应庞大。
二、玉米现货市场
东北产区
基层价格陆续企稳
余量不多关注走货
上旬以来,东北气温逐渐转暖,气温回升,另农户加速出清地趴玉米。从已掌握售粮进度看,东北整体余量偏多地区仍以吉林为主,约3成之上,而辽宁和黑龙江大部多以告罄,内蒙余量低于吉林,但因粮质和运费,也是目前集港成本最高的粮源。今日吉林个别深加工企业再提价格,但整体基层价格已处于滞涨观察。因随着此轮价格的接连上涨,针对国家坚持去库存的呼声逐渐高涨,且传闻不断。提醒产业客户关注本轮各方主体库存备货情况,以及走货进度。
华北产区
惜售和环保持续发力
华北价格触及节前水平
惜售和环保题材仍为华北价格本轮上涨的最主要动因。市场反馈,治理压力最严格的河北地区,对于粉尘的监管十分到位,玉米收购设备的使用十分受限,加之农户对价格仍抱有清晰看涨情绪,导致基层玉米上量收紧,企业到货明显不足。据了解,当地以及周边大型企业的库存目前仅供10天左右,其余甚至不足一周。今日华北企业整体再临一轮大范围提价,其中山东企业群体已经回到1650-1680区间,最高达到1704,触及春节前水平。
南方销区丨企业库存稳定 关注后续供应
当前南方大型企业库存普遍在一个月以上,个别已经储备至40天左右。本轮东北抢收大军中,也不乏有各地饲料企业身影。近一段时间,东北铁路入关数量略有下降,但到货还未出现趋紧现象。加上产品市场价格低迷,需求未动。预计企业将逐渐放缓采购节奏。关注两会之后,产地贸易出货进度对站台影响。
南北港区丨库存高企成交有限 价格进入高频振荡
经过为期一周左右的迅猛提价,南北港口迎来震荡调整期。今日锦州港价格从晨间1520高点,日内调整至1500-1505左右。与此同时广东价格调降10到1700。北方全港库存高达近400万吨,其中贸易粮增加近190万吨,广东内贸补给和高粱、大麦总量也接近120万吨,有部分贸易商基于利润问题已经陆续停止发货订船。预计近期价格将保持震荡并走弱格局。关注集港数量的增加。
尽管国内玉米现货市场气氛继续偏暖,但近期消息多发,另多方主体心态和情绪不稳。最新市场传闻称官粮入库将在3月中旬后逐渐收敛,而产地不少企业库存逐渐高企,后续承载能力已经有限,未来留存干粮农户将于基层贸易单位共同释放余量,不容小觑;华北环保和惜售题材继续发力,华北企业近期库存沉淀相对有限,提价行为得以延续,今日再大范围上涨,但距离两会结束仅剩4天时间,滞留余量或出现集中变现,令人担忧。南北港口进入到震荡频繁期,库存压力显现,采购企业恐高情绪升温。广东成交价格小幅走弱,贸易报价心态有所趋弱。价格上涨行情或告一段落,国家泄库计划将为下一阶段主要题材。提醒市场客户谨慎操作,关注政策变化。
鱼粉日评:鱼粉市场仍将以清淡观望为主
进入3月份之后,各地气温上升,尤以华南地区气温偏高,需关注当地水产养殖行情的启动情况,水产品的鱼粉消费需求将是业内的关注点之一。据了解,南美对虾因消费需求减少,虾价承压;淡水鱼随品种差异而现价格差异化,但整体稳中趋升。短期内,在秘鲁资源形势不甚明朗以及国内水产启动不确定的情况下,鱼粉市场仍将以清淡观望为主。主要港口鱼粉报价持稳,秘鲁超级蒸汽级别参考价11300-11500元/吨。
最新国产鱼粉价格:山东荣成63-64蛋白150半脱脂国产鱼粉参考报价9800-10000元/吨。山东石岛63/150半脱脂部分国产鱼粉报价在9800元/吨。浙江地区,部分厂家63/130左右半脱脂国产鱼粉参考报价9500元/吨;64/130半脱脂国产鱼粉参考报价在9800元/吨。
2017年秘鲁南部下半年捕季自1月17日开始,至6月30日结束,配额数量为51.5万吨,1月17日-3月9日南部捕鱼量为61496吨,剩余配额数量为453504吨。
截止到3月9日,港口库存为10.1万吨,黄埔2.8万吨,上海4.0万吨,天津0.04万吨,大连1.5万吨,其他0.4万吨。
目前秘鲁超级蒸汽鱼粉参考报价CNF1530美元/吨,而预售参考价在1500美元/吨(3/4月船期)。
蛋氨酸日评:禽料消费疲弱拖累蛋氨酸市场需求
3月10日,尽管蛋氨酸厂家相继提价以期提振市场,然而市场实际交投形势依旧欠佳,市场价格依旧低位徘徊,追根究底仍是家禽市场弱势依旧,禽料消费疲弱拖累蛋氨酸市场需求。市场进口固体蛋氨酸主流报价区间为22-24元/kg。
德固赛对南亚地区提价7%,紫光10日起计划检修,市场传言称时间在2周左右,提价后为报价,实际成交价格以商议为主。据市场实际了解,虽上游厂家积极、强势提价,近两周以来国内蛋氨酸市场实际成交形势略有改善,但总体来看,成交量较低,仍难以起到支撑行情之用。而部分市场贸易商为促进成交,仍采取高报低走的销售策略,故总体来看,蛋氨酸市场仍陷于低谷之中。
鸡蛋价格表现:全国主产区鸡蛋价格继续稳定,均价4.50元/公斤,较昨日上涨0.08元/公斤。全国蛋价普涨,主产区继续反弹,销区北京持涨,上海稳定,目前蛋价反弹,养殖户惜售增强,蛋商采购积极性加大,市场积累库存得到缓解,不过市场还不具备大涨的因素,下游到货一旦增加将抑制反弹,整体预计本周蛋价小幅反弹,但上涨空间有限。期货分析:鸡蛋1705期货合约开盘3215元,昨结3213元,最新3205,跌8元。
禽料消费形势不振,利空于当前我国蛋氨酸市场需求面,因此即便是近期国产、进口厂家持续积极提价,仍难以对市场行情形成实质性的利好提振,因此市场实际成交价格仍处于低位水平,短期市场或仍难拜托弱势运行态势,建议下游终端饲料企业谨慎采购之。
赖氨酸日评:厂家集体提价下游需求形势疲软
3月10日,主要赖氨酸厂家报价较上周继续上调,虽市场下游总体需求形势疲软依旧,而在厂家集体提价策略的主导下,市场价格呈缓步上行态势。厂家积极、连续挺价,均是对短期赖氨酸市场跟盘小幅反弹的支撑。目前98.5%含量赖氨酸主流报价分别为8.0-8.5元/kg,70%含量报价4.7-5.5元/ kg左右。
市场具体表现:春节过后我国赖氨酸市场开启一轮快速、暴跌行情。今年2月我国赖氨酸市场价格环比下跌27.47%,较年初下跌31.8%;较去年同期价格下跌9.68%。由于赖氨酸市场价格短期内超跌,国内主要厂家联袂挺价,以期提振疲弱市场。因此,进入3月以来赖氨酸市场价格呈现一轮触底反弹行情,而我国主要厂家报价继续上调,或将令各地市场价格回暖。金玉米厂家赖氨酸小幅上调,其余厂家多为停报存有挺价意愿,市场询问增加成交好转,市场受提振略有反弹,养殖需求疲软抑制涨幅。厂家开工状况:目前开工的厂家有大成、梅花、伊品、希杰、成福、东晓、金玉米、东方希望。
全国外三元生猪均价为16.25元/公斤,较昨日下降0.06元/公斤;全国生猪均价小幅下跌。从下跌地区来看,东北、西南多地依旧维持跌势,南北价差依旧较大,且报价比较混乱,黑龙江、吉林多地报价破15元/公斤,但实际成交价格高于此价格。从出来猪体重来看,多数出来体重在260-270斤左右,这也说明随着价格的下跌,大体重的猪继续捂着挺价意愿不强。特别是东北地区,养殖场户心理防线即将被打破,恐慌性出栏或将再度打开。在南北价差依旧较大的支撑下,消费淡季试探性压价收购仍将是近期的主线。
后期赖氨酸市场反弹能否转为反转行情,仍需取决于市场供需基本面,因此后期厂家的定价策略、需求面是否回暖,均是我们所要关注的重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