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豆粕将影响饲料行业?对下半年国内豆粕需求缺口的思考

发布时间:

2018-08-16 10:37

我国下半年大豆进口情况如何?

目前市场主论调就是11月后中国大豆进口有缺口,巴西没有足够大豆满足我国进口的需求,不得不转进美国高价大豆,那时国内的豆粕价格水平会上一个新的高度,当市场达成高度一致观点时,我们尤其要保持清醒的头脑,客观冷静分析目前的市场状况。

国内豆粕在7月6日中美双方正式宣布实施关税增加25%的情形下,豆粕期货并没有出现如预期连续上涨的节奏,反而一路下跌,但跌幅也不是很大,一直处于一个震荡过程。下跌主要从两个角度来看,首先利多出尽,贸易关税实施之前豆粕的期货价格已经给足了充分预期,目前形成一个利多出尽的过程。从现货层面看,国内豆粕库存及港口大豆库存都是出于近几年来的高位水平,下游走货速度非常慢,现货的充裕是压制期现价格走高的主要因素,但是远期的预期缺口支撑价格的下跌。

分析了目前豆粕价格的现状,我们要从目前供需的角度去推演未来可能会发生什么变化。从USDA(美国农业部)报告上来看,2017/18年度全球大豆产量较上一年度增加2000万吨,USDA调高了我国2017/18年度大豆进口量600万吨,总体使用量增加800万吨,笔直认为USDA对我国国内需求判断有误。根据天下粮仓数据统计,2017年上半年我国大豆进口量4478万吨,而2018年上半年大豆进口量4485万吨,目前为止2018年大豆进口量与去年持平。今年大豆港口库存一直处于高位,今年与同期相比库存水平高出100万吨左右,这说明2018年我们的豆粕市场需求是在走弱,而不是在增加,这是自2013年第一次出现豆粕需求有减弱的迹象。从供应段的数据看,豆粕的需求比较差,我们从养殖端口来看,未来需求可能会发生什么样的变化?

2018年上半年生猪养殖行业一直处于亏损期,生猪的价格也一路走跌,近期有所反弹,不少市场人士认为下半年养殖利润走高会引起生猪存栏的增加,笔者的观点恰恰相反,生猪养殖的周期较长,不会因短期的利润处在盈亏平衡点就会引起养殖户的补栏。上半年养殖利润处于亏损期,成品端价格一路下跌,成本端价格一路上涨,导致生猪出栏迅速,存栏大幅减少,生猪的供应量减少导致肉价走高。从仔猪价格的走势上看,目前尚未看到补栏的启动,由于养殖周期较长,短期内不会引起生猪存栏的大幅变化,预计下半年国内豆粕需求将继续走弱。

让我们把目光转到下半年大豆供应上去,11月后是否会发生大豆进口缺口呢?USDA大豆平衡表显示,每年巴西、阿根廷两国的陈豆库存是比较多的,基本保持在5000万吨到6000万吨,如果用陈豆库存直接满足国内缺口,大豆还紧缺吗?这部分库存是满足自用吗?其实不是,观察全球豆粕平衡表我们看出,巴西、阿根廷的豆粕自用大部分是国内自行压榨,然后再进行出口。巴阿两国美年的豆粕出口量是4500万吨,我国豆粕的缺口很有可能转为购买南美的豆粕,直接进口。

杂粕替代技术成熟,豆粕上涨对饲料行业影响有限

“中美贸易摩擦发生以来,中国进口大豆成本持续攀升,推动国内豆粕价格大幅上涨,豆粕与杂粕价差扩大,杂粕使用价值回升。中国自美国进口大豆多集中在一季度和四季度,市场担忧届时国内豆粕供应或存在缺口,但目前国内杂粕替代技术成熟,增加杂粕进口,有望降低豆粕供应存在缺口的影响。此外,饲料产品售价一般都会根据原料价格的变化而及时调整,豆粕上涨对饲料行业影响也将有限。

1、对美进口大豆加征关税,中国进口大豆成本持续攀升

7月6日,中国正式对美国大豆加征25%进口关税,加征关税美国大豆进口成本每吨增加700元至800元,较巴西大豆高300元左右,美国大豆失去竞争优势,中国大豆进口转向巴西、阿根廷、加拿大、俄罗斯等国家,间接抬升全球大豆价格。目前美国大豆到港完税价格在3765元/吨,同比上涨19.5%,巴西大豆到港完税价格在3456元/吨,同比上涨9.7%。

2、四季度国内豆粕供应或存在缺口

中国自美国进口大豆多集中在一季度和四季度,2017年中国从美国进口大豆3285万吨,占国内大豆供应量的30%。7月6日对美进口大豆开征关税,市场预计四季度中国大豆进口量将明显下降,届时国内蛋白原料供应或存在缺口。市场预计8月进口大豆到港量在850万吨,9月进口大豆到港量在880万吨,10月进口大豆到港量在730万吨,11月进口大豆到港量在630万吨。

3、增加杂粕进口,有望降低豆粕供应存在缺口的影响

饲料中的蛋白原料不仅只靠豆粕,也可来自其他杂粕,如菜籽粕、棉粕、葵仁粕、棕榈仁粕等。2015年-2017年期间,全球大豆连续丰产,豆粕价格大幅下跌,豆粕与杂粕价差持续缩窄,饲料企业纷纷下调杂粕添加比例,上调豆粕使用比例。随着今年贸易战推动国内豆粕价格持续攀升,豆粕与杂粕价差大幅扩大,杂粕使用价值回升,用杂粕替代豆粕将变得经济可行,部分饲料企业开始上调杂粕添加比例,降低豆粕添加比例。2018年上半年,豆粕饲用消费量同比下降0.42%,添加比例同比下降0.7个百分点。

针对杂粕能否替代豆粕,技术上是否可行?

近期饲料行业上市公司在投资者互动平台对此也有回应投资者提问,其中:

新希望回应称,杂粕替代豆粕多年以来一直都是饲料配方技术里的常规操作,并不是什么由于贸易战才出现的新鲜问题。对杂粕的蛋白质和有效氨基酸含量,行业里都有多年的分析评价基础,抗营养因子过高的问题也都有非常成熟的技术工艺来解决,生产设备也不需要什么升级改造。

天邦股份回应称,公司有使用杂粕替代的技术储备;公司现有的膨化处理工艺及生物发酵工艺可降解抗营养因子和提高蛋白质量,改善消化率。

傲农生物回应称,饲料中是否使用杂粕,取决于产品品质定位、原料品质和价格。设备是否升级和改造也主要取决于原料的特点而定。公司未来会根据原料价格和品质的变化视情况而定是否使用杂粕。 

4、豆粕上涨对饲料行业影响有限

玉米、豆粕、鱼粉是畜禽饲料产品的主要原材料,三种主要原料合计占饲料生产成本60%-70%,且饲料行业的毛利率普遍较低,玉米、豆粕、鱼粉等主要原材料价格变化对饲料企业效益影响较大。

针对原料价格波动对公司有何影响,公司将采取哪些措施?

近期饲料行业上市公司在投资者互动平台对此也有回应投资者提问,其中:

新希望表示,由于饲料行业通常是采用成本加成的定价办法,所以原料成本涨跌,很大程度上也可以通过饲料价格涨跌传递下去。所以大豆价格波动对于饲料行业来说总体是一种中性因素。但对于下游的养殖行业,公司指出,其产品价格更直接地与消费市场的供求关系有关,所以难以通过饲料行业相似的成本加成定价,把成本涨跌传递下去。所以对于养殖行业来说,大豆价格涨,那就是成本升高,属于利空;大豆价格跌,那就是成本降低,属于利好。

海大集团表示,原材料价格的波动是对整个饲料行业、养殖行业产生影响,对行业内各公司之间的相对竞争优势影响不大。公司会根据原材料的行情,并结合公司饲料产品生产用量,制定相应的原料采购策略,同时公司在期货套保上会进行适当的风险把握。

傲农生物表示,豆粕是饲料的主要原料之一,依饲料产品的不同使用比例不一。大豆价格上升,是会影响到产品成本的,但饲料行业的产品售价一般都会根据原料价格的变化而及时调整。总体来说,如果原料价格上涨的话,一定程度上会影响产品毛利,主要体现在价格变化的及时性方面,但不至于会严重压缩产品盈利。公司一直密切关注原料行情的变化,加强成本与价格联动管理,以尽可能降低原料价格波动的影响。

(来源:网络,如有侵权,请抓紧联系我们进行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