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山东和美华集团官网!

Copyright 2016 版权所有 © 和美华集团
总部地址:济南市高新区两河片区飞跃大道3588号和美华工业园
总机:0531-88888877 传真:0531-88900033  手机:13256733270
技术支持:
中企动力 济南 鲁ICP备09074857号-1 

联系电话:400-809-1789

搜索
搜索

联系电话:400-809-1789

News

新闻资讯

玉米临储拍卖季 华北市场如何夹缝中“求生”

分类:
行业资讯
作者:
来源:
发布时间:
2014/05/23 10:59
浏览量
【摘要】:
5月22日,东北临储玉米拍卖如期进行,本次拍卖计划销售玉米1000247吨,实际成交988843吨,成交率98.86%,其中2008年玉米计划销售535吨,全部成交,成交均价2056元/吨;2011年玉米计划销售999712吨,实际成交988308吨,成交率98.86%,成交均价2182元/吨。

  5月22日,东北临储玉米拍卖如期进行,本次拍卖计划销售玉米1000247吨,实际成交988843吨,成交率98.86%,其中2008年玉米计划销售535吨,全部成交,成交均价2056元/吨;2011年玉米计划销售999712吨,实际成交988308吨,成交率98.86%,成交均价2182元/吨。 本次拍卖最高成交价出现在辽宁地区,具体价格为2360元/顿(一等玉米),较起拍价格高200元/吨。本次拍卖实际成交价格明显高于前期市场预期,也似乎给静待临储拍卖抑制后市粮价上涨的市场需求一剂沉重打击,尤其对一直处于政策“福利”范围以外、却受政策市影响被迫承受玉米价格快速上涨的河北市场形成不小的心理冲击。

  2013年东北临储玉米收购及销区企业采购东北玉米可获取140元/吨运费补贴的政策南北呼应、相得益彰,对东北及南方销区玉米市场价格走势均起到了较好的稳定作用,但不知缘何,政策面在有效兼顾南北市场的同时却把华北市场孤立于外,华北市场既享用不到临储收购的相关政策,又被划在销区范围以外,无法获取采购东北玉米的运费补贴。此外,受东北临储收购及南方运费补贴政策推动,东北玉米快速流向临储及南方销区,在东北产区粮源枯竭后,华北玉米成为刀俎之肉,在今年3、4月份被疯抢而空,并直接导致华北玉米价格快速跳涨超过200元/吨,至今,价格高企下,华北市场却仍是一粮难求。

  5月22日,东北临储玉米拍卖正式启动,这昭示了另一个政策市——“拍卖市”周期的到来,首批高成交价的拍卖结果让市场一头雾水,在当前临储握有亿吨级库存的情况下,后期持续拍卖已成定局,伴随后期拍卖量陆续上市,相关配套政策也将陆续发布,参考前期政策方向来看,很难保证后期扶持政策会向华北市场倾斜。作为一个貌似“娘不亲舅舅不疼”的群体,华北市场在后期拍卖市应如何应对,才能在周遭环境并不太利好的情况下求得一席之地?

  结合临储拍卖持续及华北市场自身特点,笔者将尝试进行分析探寻:

  一、临储拍卖稳定大环境,区域行情不会超脱

  虽然本次东北临储玉米拍卖出现高价成交局面,让不少市场人士大跌眼镜,但需要注意的是,此次首批拍卖正直临储收购结束后市场供应阶段性偏紧阶段,基于临储拍卖预期的考虑,前期各地用粮企业均采用适度缩减原料备库策略,当前各地用粮企业原料库存普遍偏低,甚有个别企业入不敷出,抓粮积极性高涨,首次拍卖参拍主体积极活跃情有可原,伴随后期拍卖玉米数量增多,持续高价成交并非大概率事件。相反,正如前文所指,临储手握大量玉米库存,卖粮需求之急迫并不亚于用粮企业买粮之需,后期伴随临储拍卖供应持续增多,后市国内现货供应宽松将是大局,拍卖价格逐渐走向理性回归将是必然,而后市临储拍卖价格无疑将是市场整体价格风向标,在临储加大供应促使粮价趋向回落情况下,华北区域市场行情独树一帜大幅上涨可能不大。

  二、华北用粮需求特殊性决定区域阶段性行情或现

  华北地区既是传统玉米主产区,同时也是主要销区之一,饲料及玉米深加工企业分布集中,由于华北地区玉米多为自然晾晒为主,鲜有使用烘干设施人为烘干,因而华北地区深加工企业生产工艺也更适用于自然晾晒玉米,使用烘干玉米为原料对生产机器鸡产品质量等各方面均会产生不利影响,故华北深加工企业(尤其淀粉企业)极少考虑使用东北烘干玉米。即便后期东北临储玉米陆续大量供应市场,除非价格具有较明显优势,抑或华北本地玉米确实出现供应断档,华北深加工企业仍将尽可能以使用本地玉米为主,这在一定程度上将减轻华北市场对东北临储拍卖的依存度。因前期华北玉米大量外流,当前华北市场余粮明显偏紧,且用粮企业及各级贸易商手中库存均明显低于往年同期,因此,在后期华北深加工企业引入临储玉米前,华北市场玉米价格坚挺走势将难以扭转,且不排除延续区域阶段性上涨行情。

  当然,除深加工企业外,华北饲料企业对东北烘干玉米并不排斥,若临储拍卖玉米价格及质量均符合预期,华北饲料企业将会积极参与东北临储玉米拍卖,因而后期临储拍卖对华北市场的影响或将先从华北饲料企业方面表现出来。

  三、华北新麦收获在即 适度使用小麦或可缓解玉米供应之急

  近期华北部分偏南部地区已经陆续进入新季小麦收获期,5月底前后华北地区将全面迎来新麦收获,随着新麦收割上市,前期卖家高企局面或将有所缓解,而今年小麦丰收预期明显,若后期伴随新麦丰收,小麦价格理性回调,华北饲料及深加工企业或可通过适量采用小麦替代来缓解玉米供应不足之急。据了解,近期山东部分玉米深加工企业已有新季小麦到厂,且参考往年经验,2011-2012年也却有小麦大量饲用替代先例。如果后期新季小麦能有效用于华北用粮企业生产替代,也将对稳定后期华北市场玉米价格阶段性过快上涨起到较好的缓解作用。

  四、立足华北“本土”更应探寻临储拍卖之机

  虽然从目前情况来看,东北临储玉米无论在价格及运输成本方面还是在降水方式方面对华北市场的使用形成一定阻碍,但也不应该对将北临储玉米直接“枪毙”,东北临储玉米固然以烘干粮为主,但也有部分自然干玉米,近两年东北临储玉米收购活动均截止于4、5月份,此阶段东北玉米也可达到自然干水平,故华北用粮企业或可在合适价位适量参拍此类粮源。当然如何确定临储拍卖玉米质量、水分及降水方式,这就需要华北用粮企业对东北临储拍卖多加关注并及时通过多渠道了解相关信息。

  综合以上方面考虑,后期东北临储拍卖将决定后市国内玉米市场走势之大局,虽然华北市场因其自身特点或会出现区域阶段性脱离全国大市场之行情,但大幅偏离仍是小概率事件。而基于华北用粮企业对玉米使用的需求考虑,或许尽量做多本地玉米库存、适度结合小麦替代、密切关注拍卖动向、寻求适合自身使用需求的拍卖粮源等多途径、多方式共用才能帮助华北市场度过难关。

  偏离政策关注中心点使得今年的华北市场注定步履艰难,但困难背后往往也暗藏生机,或许正是今年市场的空前复杂性能够使华北市场参与主体在困境中寻求突破,也更能够增强其市场适应及参与能力。当然,也希望能有更多来自政策层面的关注和扶持向华北市场开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