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pyright 2016 版权所有 © 和美华集团
总部地址:济南市高新区两河片区飞跃大道3588号和美华工业园
总机:0531-88888877 传真:0531-88900033 手机:13256733270
技术支持:中企动力 济南 鲁ICP备09074857号-1
2018年第1季度霉菌毒素检测分析报告
发布
近年来,随着对霉菌毒素认识的不断加深,通过检测原料饲料与饲料霉菌毒素水平,
可以避免原料品质防控疏漏或过渡,从而更好的稳控饲料品质,提升养殖效益。
秉承和美华集团“科技占市场、服务得天下”经营理念,位更好的服务于用户,为用户创造价值,济南和美华饲料有限公司在2018年第1季度,对下属河北、山东、河南区域内大客户群体,开展饲料原料及饲料产品霉菌毒素免费检测服务。
通过采用国际上先进的酶联免疫反应快速定量霉菌毒素检测方法,现场开展植物性饲料原料及饲料产品中的黄曲霉毒素B1、玉米赤霉烯酮、呕吐毒素检测。帮助养殖户做好原料质量管控,降低霉菌毒素造成的经济损失。让养殖户切身体验到和美华用户服务项目创造的养殖效益,受到广大养殖户的一致好评。
2018年第一季度霉菌毒素检测
样本 数量
玉米 42
豆粕 17
小麦副产品 19 其他粕类及副产品 7
自配全价料 16
商品全价料 8
合计 109
注:全价料中含蛋鸡料和猪料
一、概述
表1、检测样本数量及区域分布
玉米 42
豆粕 17
小麦副产品 19其他粕类及副产品 7
自配全价料 16
商品全价料 8
合计 109
注:全价料中含蛋鸡料和猪料
2018年第一季度霉菌毒素检测 |
样本 数量 |
玉米 42 豆粕 17 小麦副产品 19其他粕类及副产品 7 自配全价料 16 商品全价料 8 合计 109 注:全价料中含蛋鸡料和猪料 |
表2:饲料及原料中霉菌毒素限量标准ug/kg
(饲料卫生标准GB13078-2017)
原料 黄曲霉毒素B1 呕吐毒素 玉米赤霉烯酮
玉米 50 5000 500
豆粕 30 5000 1000
麸皮 30 5000 1000
次粉 30 5000 1000
玉米副产品 50 5000 500
花生粕 50 5000 1000
禽全价料 雏禽10,其他20 3000 500
猪全价料 仔猪10,其他20 1000 仔猪150,其他500
表3:第一季度样品抽检合格情况
样品 霉菌毒素检测合格率 主要不合格指标
玉米 76.19%% 呕吐毒素、玉米赤霉烯酮
豆粕 100.00% 无
小麦副产品 78.95% 呕吐毒素、玉米赤霉烯酮
自配全价料 87.50% 呕吐毒素、玉米赤霉烯酮
商品全价料 37.50% 黄曲霉毒素、呕吐毒素、玉米赤霉烯酮
其他粕类及副产品 50.00% 黄曲霉毒素
注:全价料中含蛋鸡料和猪料
其他粕类及副产品:花生粕、米糠粕及喷浆玉米皮、DDGS等玉米副产品
在表3中可以看出,商品全价料、杂粕及玉米副产品的霉菌毒素不合格率明显低于其他检测样品。因此,在选择使用时对此要慎重。
二、检测结果
2.1 黄曲霉毒素B1污染情况
由图1可见,2018年第一季度中“其他粕类及副产品”中黄曲霉毒素B1含量20.25ug/kg,明显高于其他饲料原料和饲料产品,污染程度在抽检样品中居首位。
其次商品全价料中黄曲霉毒素B1含量18.64ug/kg,已接近20 ug/kg国家限量标准,对畜禽生产性能的危害可想而知。
养殖户自配料常用的玉米、豆粕、麸皮类原料,以及自配料中黄曲霉毒素B1指标均处于很低水平。
商品全价料中黄曲霉毒素B1含量如此之高的原因,在于配合饲料企业大量使用玉米副产品(如浆玉米皮、DDGS)和杂粕(如花生粕、棉粕)替代玉米/豆粕的用量,以降低成本,提升利润空间。
2.2 呕吐毒素污染情况
由图2可见,2018年第一季度饲料原料及产品均不同程度的受到呕吐毒素的污染。虽然检测结果均在限量范围内,但小麦副产品(麸皮、次粉)和商品饲料产品中的呕吐毒素远远高于其他检测样品。
小麦副产品中的呕吐毒素,来源于小麦生长期的霉菌病和存储不当滋生的霉菌。
2.3 玉米赤霉烯酮污染污染情况
由图3可见,2018年第一季度中,饲料原料和饲料产品中玉米赤霉烯酮存在不同程度的污染。商品全价料中的玉米赤霉烯酮含量仍位居检测样品的榜首。
玉米赤霉烯酮不但可以由霉菌产生,而且许多植物可以自身分泌,作为一种激素来调控植物的生长,特别是在植物开花前后含量较高。所以,应避免在植物花期前后作为青贮的原料或直接饲喂动物。
3、不同地域玉米质量比较
在第1-2月份霉菌毒素检测报告中提出,河北玉米质量普遍好于河南、山东。本次划小区域以市为单位,开展小范围玉米质量评价。希望对相关区域内的养殖户起到一定的指导作用。
图4中,临沂地区玉米的黄曲霉毒素B1含量较高,但在安全警戒范围内。
图5中,河北上述区域的玉米呕吐毒素含量已很高,虽接近国家限量标准的一半,但已接近或达到饲料企业玉米验收的内控标准。
图6中临沂地区及河北上述区域的玉米玉米赤霉烯酮含量也已很高,虽接近国家限量标准的一半,但也已达到饲料企业玉米验收的内控标准。
4、总结及建议
4.1 建议养殖户使用自配料,以减少商品全价料中高含量的霉菌毒素对畜禽生产性能的危害。
4.2 建议养殖户自配料配方使用玉米-豆粕型,尽量不使用杂粕及玉米副产品。
4.3 降低玉米霉菌毒素的危害,从玉米采购抓起。选购水分低、粒度饱满、霉变率低、杂质少的新玉米。玉米在使用前过筛过风,除掉破碎粒、不饱满粒、杂质的同时,通过物理摩擦将玉米表面附着的霉菌毒素清理掉。此方法仅仅是降低了霉菌毒素含量,并不能达到完全去除的效果。
4.4 霉菌毒素在饲料原料中普遍存在。春季温暖湿润,为霉菌繁殖提供了有利的条件。做好原料的通风、仓储管理,对降低霉菌毒素污染至关重要。
以现有条件,饲料原料及饲料产品中的霉菌毒素不可能完全去除;建议养殖户加强对饲料原料的质量管控,建议市场营销人员指导养殖户做好玉米验收的质量管理及仓储原料的通风、码放管理;并建议上述霉菌毒素污染严重区域的养殖户,在自配料中使用饲料生物制品或添加霉菌毒素吸附剂以降低其对动物的危害,保证饲料品质,提升养殖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