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pyright 2016 版权所有 © 和美华集团
总部地址:济南市高新区两河片区飞跃大道3588号和美华工业园
总机:0531-88888877 传真:0531-88900033 手机:13256733270
技术支持:中企动力 济南 鲁ICP备09074857号-1
与时俱进 求实创新
——记沂源县和美华农业合作协会
沂源县和美华农业合作协会位于沂源县东里镇,是2005年经民政局批准成立的“民办、民管、民营、民受益”的新型农村组织。协会自成立以来坚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经济发展、农村稳定、农民增收”为主线,立足于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做贡献,大力推广新技术、新品种,切实加强农产品生产基地建设,为建设农业产业化发挥了积极作用。
协会成立两年来,在各级党政机关的正确指导下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先后被山东省星火科技服务基地建设办公室评为“富硒农产品生产先进基地”、山东和美华农牧发展有限公司评为“体现公司宗旨的先进集体”、沂源县精神文明建设委员会办公室、民政局评为“全县民间组织先进单位”以及山东省民政局评为“先进协会”。2005年协会通过集体采购,提供优质农资,为会员降低成本;收购会员苹果183.5万斤,为会员创造红利27.6万元,平均每亩增收近千元。发展会员近1000户,现在会员遍布全县8个乡镇和周边县市的3个乡镇,基本实现协会的初步计划。
由于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是当前社会上的新兴事物,在许多方面还不完善,两年来,沂源和美华农业合作协会在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工作上的主要做法是:
一、抓好科学技术,创建生产基地
科学是第一生产力,协会在富硒农产品生产基地建设方面以引进、培育发展新品种、新技术为主,同时与有关农业大学,科研机构密切联系,为会员科学种植、科学管理提供科技服务,并进行技术培训和指导;组建果树修剪服务队,为会员进行果树整形和果树管理。 2005年举办各种培训班30余场次,引进改良3个新品种,与山东省星火科技服务基地建设办公室联合开发,培育发展了富硒苹果、桃、葡萄和其他品种500多亩,并经过农业部食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济南)检验完全达到富硒产品质量要求。2006年现以举办各种培训班100多场次,引进改良了10个新品种,发展富硒苹果、桃、葡萄和其他品种2000多亩,基本建设成为山东省最大的富硒农产品生产基地。
二、抓农资供应,建设农资宽带网
协会采用集中购买农资方式为果农提供优质价廉的生产资料,一方面能够降低生产成本,另一方面保证了生产资料的质量。协会与信誉好、质量优、价格便宜的生产厂家联系,建立农业生产资料供应渠道,设立了绿色无公害生产资料专供站50多处。2005年为会员提供了200多万元的各种农资,2006年为会员提供了800多万元的各种农资,真正成为果农的得力助手。正如:燕崖乡东郑村果农张成亮所说的:“协会供应的农资与社会上销售的就是不一样,看我们两家的果树,他家的树叶都落了,俺家的果树还绿油油的,而且苹果也不如俺们家的大、多、好吃,是协会帮了俺!”
三、抓销售渠道,创国际品牌
协会的成立在一定程度上和一定范围内解决了果农进入市场时果品交易的“买难”、“卖难”问题,减少了中间环节,节约了交易成本,也避免了市场波动给果农造成的经济损失。因此,建立果品和其他农产品销售渠道,创建国际知名品牌是协会工作的重点。2005年利用国内南方市场及当地超市为会员销售桃、葡萄等200多万斤,储存销售苹果1000多吨;2006年积极与香港、新加坡等国外市场联系出口果品,销售桃、葡萄等500多万斤,预计今年储存苹果2000多吨。为会员生产的农副产品进一步打入了国内南方市场和大型超市,开辟国际市场,打造国际知名品牌,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四、加大宣传力度,使协会真正成为一个农民自己的经济组织
协会的发展要有一个过程,不是一朝一夕而形成的,这就要求我们要尊重客观事物发展的要求,不能急于求成、拔苗助长。协会根据自身情况及发展趋势利用电视、广播、报刊等新闻媒体,向果农宣传协会成立的必要性以及协会发展的前景,大力宣传协会先进典型事迹等等,从观念上帮助果农认识协会、理解协会,并引导广大果农积极参与协会,并利用通过宣传,提高协会的知名度,增取会员的大力支持,使协会真正成为农民自己的经济组织。
在党的十六大精神的正确指导下,协会根据当地实际情况,通过几点做法,虽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与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要求还有一定的差距。因此,协会决定下一步继续以农民的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加强自身建设,使协会的工作再上一个新台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