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饲料企业产品质量的过程控制

发布时间:

2009-06-22 17:12

—— 读《全员品控质量管理制度》有感

宿迁和美华 朱成章

基地总经理本人于今年三月份参入和美华集团,对公司的企业文化、管理体制、操作流程等都有较为深入的学习和理解,近日细读了集团的《全员品控质量管理制度》感受颇多,尤其是过程控制中的“八道复核流程”。作为一名基地的管理者我身感肩上担子很重、压力很大。产品质量来不得半点马虎。我亲眼见过好几个原本做得很好的饲料企业因为公司的领导层放松了对产品质量的控制,思想上麻痹大意,认为一点小的产品质量事故不会影响太大,一味地追求销量而忽视了产品质量的控制,导致市场投诉不断,业务员和客户抱怨很多,最终的结果是企业走向灭亡。
  产品质量管理分为事前控制、过程控制和事后控制等环节。
  质量管理如同医生看病,治标不能忘固本。许多企业悬挂着“质量是企业的生命”的标语,而现实中存在太多的“头疼医头、脚疼医脚”的质量管理误区。造成“重结果轻过程”现象是因为:结果控制者因为改正了管理错误,得到员工和领导的认可;而默默无闻的过程控制者不容易引起员工和领导的重视。最终导致管理者对表面文章乐此不疲,而对过程控制敬而远之。
  一则流行的故事说:几只袋鼠从笼子中跑出来,管理员忙把笼子加高了一米,不想第二天袋鼠仍然从笼子中跑了出来;管理员便将笼子现再加高了一米,第三天,袋鼠们又出现在笼外,如此加高与逃跑反复进行。其他的动物问袋鼠:“你们要他们加高多少才不逃跑呀?”袋鼠们说:“不知道,只要他们忘了锁门的话,加高到多少米也没有用。”
  如果把笼子当做管理制度,加高笼子意味着让制度更加严格,以增加犯错者的代价。懒堕的管理者通过事后检验来转嫁产品生产责任风险,由制造不合格产品的员工来承担其过失和责任。实际上,任何事后检验,当发现产品缺陷时,就已经产生了损失如:水电费、计件工资、包装费用等等。
  这种秋后算账的做法可使员工收入的降低,让他们产生他们受到惩罚的耻辱感和失落感,事实上,大量的质量问题属于“系统错误”。把这种由于制度和流程的错误归责于员工,管理者似乎心理上得到了平衡,但却影响了企业的活力。员工热情与梦想的缺失,有可能使企业过早地衰老,员工情绪低落,甚至衍生出其他更加棘手的管理问题。对企业的持续发展是一种很大的损失。
  单纯事后控制还存在其他的更为严重的危害。首先,因为缺乏过程控制,生产下游环节无法及时向上游环节反馈整改意见,造成大量资源浪费;其次,因为上游环节间缺乏详细的标准,造成公司各部门间互相扯皮,影响公司凝聚力,大大降低了生产效率;再次,员工的质量意识会下降,警惕性下降造成质量事故频发;第四,严重的质量事故会影响公司的信誉,甚至造成失去定单或者带来巨额索赔,给公司造成严重经济损失。
  袋鼠笼子的不断加高,给管理员带来的只是虚假的安全感,这无异于掩耳盗铃。当袋鼠一次次走出笼子,对于管理员来说,可能会催生不理智的情绪,就是和笼子的高度较上劲,表现在企业管理中就是处罚力度的加大。从长远看,这是一种近乎自杀的举动。
  高明管理者的思维是:将传统的“挑次品”改为“不生产次品”,把秋后算账变为事前预防。如何保证不出残次品?这就需要系统的持续改善。专家认为:质量不是来源于发现问题后再改进,而是来源于改进生产过程,在流程的各个环节,都能严格控制,不断改进,才能使生产系统处于高质量状态,这就是给每道工序都要上“锁”,加强产品质量的过程控制。
既然过程控制如此重要,那如何提高过程控制的执行力呢?
  首先,从上到下应当有很强的全程质量管理意识。一般管理者都明白全程质量管理的重要性,但为什么在实际操作中容易疏忽过程控制呢?原因基本是因为追求一时的经济效益,放弃了对质量的控制。决策者一句“不出大问题就行,要力保本月产量”的话,就会立刻把员工多年辛辛苦苦培养起来的质量观念击跨。殊不知,决策者的错误决定会导致“失之毫厘,谬以千里”。这种决定是中层管理者和员工无论如何努力都无法改变的。可见决策者观念在质量管理中的作用有多重要。决策者有了全程质量管理意识,还要让中层和员工形成良好的全程质量管理意识。每个下游环节员工就是上游环节的质量监督员,出现质量要及时反馈给上游,杜绝不合格产品从自己手中流入下个生产环节。
   其次,每个生产环节都制定详细的质量管理标准。如果没有标准就谈不上控制了,所以对每个生产环节制定切实可行的作业标准是非常重要的。只有有了标准我们在过程控制中才好执行,且要认真地去执行。
  再次,用业绩考核改变公司不利局面。之所以出现“重结果轻过程”现象的根本原因是质量工作没有真正与个人收入挂钩。业绩考核应当与每人的个人收入挂钩,考核是质量管理的杠杆。不能只对检测部门的检验结果考核,而放弃了对制造部门员工质量的考核。许多企业只考核制造人员的产量而不考核质量,势必造成严重不良后果。管理者应当根据公司的实际状况制定制造人员的产量和质量权重系数,进行双重考核。如果缺乏中间制造环节的质量考核,势必把质量问题都丢给最后一个环节检测部门。不但造成资源浪费,而且造成部门间相互扯皮。
第四,生产员工是最好的质量改善者。生产员工是产品质量的一线情报员,他们熟悉制造环节的每一个细节,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是改善质量的最好措施。建议企业设立“质量之星”评选制度,对产品质量重视的生产员工进行奖励,会激励更多的生产员工加强质量管理。此外,建议设立专项奖金奖励努力改善产品质量和工艺流程的员工。
  总而言之,我觉得集团的《全员品控质量管理制度》对饲料企业来说应当是非常行之有效的,其中的“八道复核流程”应当是过程控制的经典之作,对饲料企业的品质控制是非常适用的。我们要不遗余力地执行下去,加强过程控制,以确保出厂的产品合格率达100%。当然了事前控制如原料采购、配方设计、生产流程设计等和事后控制如产品有效成份的检测、市场服务等也是非常重要的。